导师介绍
孙启良,教授,博士生导师,我校(武汉)吕氏贵宾会0022副院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海洋工程地质灾害防控分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深水沉积盆地流体活动对资源(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环境(海底极端环境及其生物作用)和地质灾害(海底滑坡、超压浅层气和浅水流等)的影响。主持并参与过国家重点研究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近10项。曾获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
作者介绍
曹鎏,男,我校2019级博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海底火山活动。曾获吕氏贵宾会0022科报会一等奖、校科报会二等奖,学业奖学金二等奖。
初识
硕士毕业那年,我心怀着对深蓝的向往,报考了我校吕氏贵宾会0022的博士研究生,荣幸的成为了孙启良老师的学生。回想当时,作为一名不具备海洋科学专业背景的考生,对博士研究生考试充满了紧张和担忧。在第一次与孙老师面谈时,细心的孙老师及时的捕捉到我的忧虑,并劝慰我说:“考试只是筛选考生的必要环节,不必过分担心,但你要思考的是当前是否做好了要吃苦耐劳的准备,毕竟博士生活不同于硕士生活,要有坚定的决心才能真正的做出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此外,孙老师以自己为例向我讲述了应该如何渡过博士的生活和课题组目前的研究方向等等。在孙老师的开导下,我紧张的情绪逐渐平复下来,并对未来的求学生活建立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与孙老师短暂的初次相处,他那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渊博的知识、过人的才华、善解人意的人格魅力都让我敬仰、敬重。这也让我下定决心,放弃工作机会,继续深造,立志做一个像孙老师一样有文化、有修养、有道德、有远大理想的人。
一、学习的导师:发散思维,启发诱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孙老师一直强调独立开展科研工作是博士研究生培养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因此,通常情况下他不会把研究思路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一步步的启发让学生对自己的课题进行思考和探索。
在孙老师课题组,两周一次的组会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平台。组会上先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再说存在的疑难困惑。然后由孙老师做分析。如果大家有想法和意见也会一同提出来共同探讨、研究。孙老师这样的教学方式让我们在组会上收获颇丰,诞生出许多新的想法。
“师者仁心,香远益清”,孙老师在对学生的培养和指导上付出了巨大的心血。甚至有时我会想,孙老师若是把指导学生的时间拿出来自己开展工作,可能成果会更加丰硕。记得我在撰写第一篇学术论文时由于缺乏经验,进展缓慢,每天都很是焦虑。由此,孙老师常常抽出时间针对我存在的问题与我共同探讨、分析。通过不断深入地解析地震数据,发现新的地质现象,总结新的见解和想法。最终在孙老师的启发与指导下,我第一篇文章的方向和思路终于一点点地清晰起来。可是,不善英文写作的我如同遇到“拦路虎”一样,写出的初稿语法不通,用词不当,逻辑混乱。老师看到我的文章后,没有批评我,而是耐心地把我的论文从头到尾地进行了修改,并仔细给我讲解如何用英文写好文章。几个轮次下来,我的文章不管是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
二、科研的榜样:以身作则,披星戴月
科研工作是需要长期、反复的思考才能取得优秀成果的一种工作。这样的过程充满了枯燥,如何能够坚持下来,是一名学生需要学习的重要课程。孙老师在这方面是一名十分优秀的导师,他坚持以身作则,每日早八晚十的工作时间,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对待科学问题,孙老师态度严谨,不断地否定再进行完善是他常用的方法。记得去年三月份的时候,孙老师在准备申请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为了能够尽善尽美,他有一周的时间,吃住都在办公室,就是为了能够专心写好基金。那一周里他反复的修改,并且这让我们进行阅读、找问题,经过了多久反复的修改后才最终提交,最后这个基金也顺利中标。孙老师对待任何的科研问题,都是这样的态度,这也是为何孙老师能够取得如此丰富的成果的原因。
提到孙老师努力的工作态度,有一件事令我印象十分深刻。前年年底,正是年终总结和考核工作的时候,孙老师十分繁忙,经常能看到老师布满血丝的眼睛和疲惫的状态。尽管这样,他也没有取消或推迟组会,仍然坚持两周一次的组会交流工作。孙老师对于工作的态度,常令我们自愧不如,也是需要我们长久学习的地方。
三、生活上的益友:团队建设,贴心家长
孙老师经常强调,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想要做好学术,健康的身体是必须的。为了能让我们定期运动,孙老师自掏腰包每周组织大家打羽毛球,并且要求大家无特殊情况不得请假,监督大家锻炼身体。户外活动是在工作学习之后最好的放松方式,这得益于地大优越的地理位置,东湖成了地大的后花园。在周末的空闲时间,孙老师经常带着我们走出办公室,去湖边散心,边散步边聊天,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的问题,都可以在这个时候畅所欲言,这样的活动使得大家的压力都得到了缓解,在之后的工作学习中更加能够轻装上阵。在孙老师的努力下,我们的课题组氛围和谐、融洽,每个人都能寻找到自身的价值,能够学有所长。
工作之外,孙老师就是我们的贴心家长。他经常询问大家在生活上有没有什么困难,如果有困难他都会第一时间提供帮助。孙老师常说,“我们整个课题组就是一个大家庭,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毕业之后,我们都是彼此最亲近的人之一!”。孙老师对我们每个人都十分理解与包容,使得我们更能集中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很少有其它的烦恼。孙老师同样关心学生们对未来的想法,会为即将毕业的学生出谋划策,孙老师不止是学习上的导师,更是生活的益友。
写在最后:
遇到孙启良老师之前,我设想的人生平淡无奇!遇到孙老师之后,我觉得我的未来充满了更多的可能性!我很庆幸遇到了孙老师,也很庆幸加入到了孙老师的大家庭中。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我相信,有孙老师这样的榜样在指引,未来的路一定繁华似锦!